首页 >> 速报 > 经验问答 >

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哪里

2025-10-15 12:37:47

问题描述:

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哪里,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5 12:37:47

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哪里】“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于提醒人们在面对小事时应保持克制与忍耐,以免因一时冲动而破坏大局。这句话虽常见,但其出处却并非所有人都清楚。以下是对这句话来源的总结与分析。

一、

“小不忍则乱大谋”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篇,是孔子对弟子子贡的一段教诲。原文为:“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如果对小事不能忍耐,就会破坏重大的计划或目标。

这句话强调的是“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琐事或情绪波动时,若不能控制自己,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失败。它不仅是古代士人修身的重要原则,也对现代人在职场、生活中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处 《论语·卫灵公》
原文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作者 孔子(由其弟子整理)
含义 对小事不能忍耐,会导致大事失败。
用法 多用于劝诫他人或自我提醒,在面对冲突或压力时保持冷静与克制。
现代应用 职场沟通、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强调理性与长远思维的重要性。

三、延伸思考

虽然“小不忍则乱大谋”强调的是“忍”,但并不意味着一味退让或压抑情绪。真正的“忍”是一种智慧,是在了解全局、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它与“忍辱负重”、“以退为进”等概念有相通之处,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的核心理念。

在现代社会,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交环境,“小不忍则乱大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处理工作中的矛盾,还是应对家庭关系中的摩擦,学会“忍”都是实现长远目标的重要一步。

结语

“小不忍则乱大谋”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理解它的出处和内涵,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更理智、更有远见的决定。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