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限仪座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是每年冬季较为活跃的流星雨之一,通常出现在1月。虽然它的名称中包含“象限仪座”,但实际上其辐射点位于天龙座与武仙座之间,靠近北天极。该流星雨的活跃期一般在1月1日至1月5日之间,峰值出现在1月3日或4日左右,是全年最早出现的大型流星雨之一。
一、
象限仪座流星雨是由小行星2003 EH1留下的尘埃颗粒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而形成的自然现象。由于其活动时间较早,且在深夜至凌晨时段最为明显,因此观测条件相对较好。但由于其峰值流量较低(每小时约60-100颗),加之天气和光污染的影响,实际观测到的数量可能会有所减少。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选择一个光污染少、天气晴朗的夜晚进行观测,是体验这一流星雨的最佳方式。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流星雨名称 | 象限仪座流星雨 |
英文名称 | Quadrantid Meteor Shower |
活动时间 | 1月1日 - 1月5日 |
峰值时间 | 1月3日或4日(通常为凌晨) |
辐射点 | 天龙座与武仙座之间,靠近北天极 |
流星速度 | 约41 km/s |
每小时流量(ZHR) | 60-100颗 |
最佳观测时间 | 深夜至凌晨 |
观测地点 | 北半球,尤其是远离城市光污染地区 |
成因 | 小行星2003 EH1释放的尘埃颗粒 |
特点 | 全年最早的大规模流星雨,短暂但明亮 |
如你有兴趣参与观测,建议提前查看当地天气预报,并选择一个视野开阔、无遮挡的地点。即便没有看到大量流星,也能感受到星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