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端午节期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不仅表达了对节日的热爱,也寄托了对家国、亲友的情感。以下是对端午节相关古诗的总结,并附上部分经典诗句及作者信息。
一、端午节古诗概述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主要流行于中国及东亚部分地区。这一节日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与驱邪避疫、祈求安康的传统习俗有关。因此,古诗中常出现对屈原的追思、对龙舟竞渡的描绘、以及对端午习俗的描写。
这些古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篇,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端午节的独特情感与审美追求。
二、经典端午节古诗一览表
| 诗名 | 作者 | 内容节选 | 诗体 | 主题 |
| 《端午》 | 文天祥 | “五日长蛟妾,三乡孤凤儿。” | 七言绝句 | 纪念屈原,表达忠贞 |
| 《端午》 | 欧阳修 |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 七言律诗 | 描写端午景色,抒发情怀 |
| 《端午即事》 | 文天祥 |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五言绝句 | 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 |
|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 欧阳修 |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 词 | 描绘端午节的热烈氛围 |
| 《竞渡诗》 | 沈亚之 |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 乐府诗 | 描写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 |
| 《离骚》(节选) | 屈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古体诗 | 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
| 《九歌·湘君》 | 屈原 |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楚辞 | 表达对理想与信仰的追求 |
三、总结
端午节不仅是民俗节日,也是古代文人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从屈原的《离骚》到欧阳修、文天祥等人的作品,无不体现出古人对国家、民族、亲情的深厚情感。这些古诗不仅丰富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
通过阅读这些诗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端午节的浓厚氛围,还能体会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现代社会,虽然端午节的形式有所变化,但其精神内核依然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