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历次调整时间】自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以来,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收入水平的变化,国家多次对个税起征点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
以下是截至目前(2024年)为止,我国个税起征点的历次调整时间及主要内容的总结:
一、个税起征点历次调整总结
1. 1980年:我国首次设立个税制度,起征点为每月800元人民币。这是当时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设定的最低免税额。
2. 2005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国务院决定将个税起征点由每月800元提高至每月1600元,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3. 2008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再次上调起征点,从每月1600元提高至每月2000元,以减轻居民负担,刺激消费。
4. 2011年:为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国家将个税起征点从每月2000元提高至每月3500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5. 2018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国家进一步调整了个税起征点,并同步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此次调整将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二、个税起征点历次调整时间表
| 调整时间 | 起征点(元/月) | 调整背景与意义 |
| 1980年 | 800 | 首次设立个税制度,确定基本免税额度 |
| 2005年 | 1600 | 适应经济发展,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 |
| 2008年 | 2000 | 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居民消费信心 |
| 2011年 | 3500 | 推进税制改革,增强税收公平性 |
| 2018年 | 5000 | 综合税制改革,提升个税合理性与透明度 |
通过以上调整可以看出,个税起征点的提升始终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变化以及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未来,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变化,个税制度仍有可能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