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不如的含义】“禽兽不如”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极其恶劣,连禽兽都不如。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做出违背道德、伤害他人、缺乏人性的行为的人。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禽兽不如 |
拼音 | qín shòu bù rú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后世引申为“禽兽不如”。 |
含义 | 形容人的行为极其恶劣,连禽兽都不如,缺乏基本的道德和人性。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批评或谴责他人的极端不道德行为。 |
近义词 | 非人道、毫无人性、丧尽天良 |
反义词 | 仁慈、善良、有道德 |
二、详细解释
“禽兽不如”中的“禽兽”指的是动物,尤其是野兽。在传统文化中,禽兽被认为是本能驱动的生物,虽然没有人类的理性与道德,但它们的行为也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因此,“禽兽不如”强调的是人在道德层面的缺失,甚至比动物还要低劣。
这一成语常用于对某些极端事件的评论,比如虐待儿童、残害无辜、背叛朋友等行为。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谴责,更是一种对人性底线的质疑。
三、使用示例
1. 新闻报道:
“某男子因嫉妒杀害妻子,被警方逮捕,社会舆论纷纷谴责其‘禽兽不如’。”
2. 文学作品:
“小说中反派角色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最终被描写为‘禽兽不如’之人。”
3. 日常对话:
“他竟然偷自己亲人的钱,真是禽兽不如!”
四、注意事项
- 该成语语气强烈,使用时需谨慎,避免过度指责。
- 应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伤害。
- 在正式写作中,建议适当替换为更温和的表达方式,如“行为恶劣”、“道德沦丧”等。
五、结语
“禽兽不如”是对人性最严厉的批判之一,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尊重生命与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做出令人“禽兽不如”的行为,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