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比干多一窍病似西施胜三分】这句话出自清代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寄》,原句为“心如比干多一窍,病似西施胜三分”,意在形容一个人心思细腻、情感丰富,虽有病态之美,却更显动人。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物性格与外貌的审美追求,也蕴含着一种矛盾的美感——越是脆弱,越显独特;越是多思,越见深情。
一、
“心如比干多一窍,病似西施胜三分”是一句富有哲理和美感的古语,常用于形容一位内心细腻、情感丰富、外表柔弱但更具魅力的女子。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心如比干多一窍”
比干是商朝忠臣,传说他心有七窍,象征聪明才智。这里用“多一窍”来形容人心思细腻、敏感多疑,甚至有些多愁善感。
2. “病似西施胜三分”
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被世人称颂。而“病似西施”则强调即使身体虚弱、略带病态,也比寻常人更有韵味,更具吸引力。
3. 整体寓意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以柔克刚”的审美观,即在传统观念中,女性若具备聪慧、多情、体弱等特质,反而更容易获得欣赏与怜爱。
二、内容对比分析表
项目 | 内容描述 | 含义/作用 |
出处 | 李渔《闲情偶寄》 | 古代文学经典,体现文人审美 |
“心如比干多一窍” | 比干心有七窍,象征聪明 | 形容人心思细腻、情感丰富 |
“病似西施胜三分” | 西施美貌,病态更显美 | 强调病态中的美感与独特性 |
整体含义 | 美在于细腻与脆弱 | 表达一种“以弱胜强”的审美观 |
现代意义 | 在当代仍可用来形容情感丰富、气质独特的女性 | 带有古典韵味,适用于文学、艺术等领域 |
三、结语
“心如比干多一窍,病似西施胜三分”不仅是一句诗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古人对人性、情感与美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真正的美往往源于内心的细腻与情感的深度。这种审美观念虽然带有时代烙印,但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在生活中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