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的意思】“涎”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会遇到。它在汉语中主要表示唾液,常用于描述动物或人在某些情绪状态下的分泌物。以下是对“涎”的详细解释和相关用法。
一、
“涎”字读作 xián,本义是指唾液,尤其指从口中流出的液体。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人或动物因饥饿、兴奋、恐惧等情绪而流口水的状态。此外,在一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涎”也可引申为“贪心”、“觊觎”的意思。虽然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成语、诗词及描写人物神态时仍有出现。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本义 | 引申义 | 使用场景 | 示例 |
涎 | xián | 水 | 12 | 唾液 | 贪心、觊觎 | 文学、口语 | 流涎、垂涎三尺 |
人或动物口中的液体 | 对财物的渴望 | 描写人物神态 | 他看到美食,口水直流,满脸是涎 |
三、常见用法举例
- 流涎:指人或动物因饥饿、兴奋而流出口水。
- 垂涎三尺:形容非常羡慕或渴望某样东西,常用于贬义。
- 涎水:口语中指口水,多用于描述小孩或动物。
四、注意事项
“涎”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尤其在书面语中较少出现。因此,理解其含义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误用。在写作或表达中,若想表达“口水”之意,可用“口水”或“唾液”替代,更符合现代语言习惯。
如需进一步了解与“涎”相关的词汇或古文出处,可参考《说文解字》或古典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