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是什么元素】硒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Se,原子序数为34。它属于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6族(氧族),与硫、氧等元素同属一族。硒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地壳中,尤其在火山地区和某些矿石中含量较高。
尽管硒在人体中的需求量非常少,但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是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同时,过量摄入硒也可能导致中毒,因此需注意适量摄取。
硒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元素符号 | Se |
原子序数 | 34 |
元素类别 | 非金属元素 |
周期表位置 | 第16族(氧族) |
原子量 | 约78.96 |
物理状态 | 固态(常温下) |
颜色 | 红色或黑色(不同同素异形体) |
导电性 | 半导体性质 |
自然来源 | 地壳、火山岩、某些矿石、植物和动物体内 |
人体作用 | 抗氧化、增强免疫、维持甲状腺功能 |
缺乏症状 | 肌肉无力、免疫力下降、心血管问题 |
过量危害 | 毛发脱落、指甲变形、神经系统损伤 |
硒的常见用途
- 工业应用:用于制造玻璃、陶瓷、半导体器件和复印机。
- 农业:通过土壤补硒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
- 医药:作为营养补充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硒缺乏相关疾病。
- 食品添加剂:用于强化食品,如面包、奶制品等。
硒的发现与历史
硒最早于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约恩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Jöns Jacob Berzelius)发现。他从硫酸厂的废渣中分离出这种新元素,并因其颜色类似“月亮”而命名为“Selenium”,源自希腊语“Selene”,意为“月亮”。
小结
硒虽然在人体中需求量极小,但其作用不可忽视。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和生物体内。合理摄入硒有助于身体健康,但过量则可能带来风险。了解硒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神秘而重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