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速报 > 经验问答 >

日渐式微的基础解释

2025-10-01 23:49:44

问题描述:

日渐式微的基础解释,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23:49:44

日渐式微的基础解释】“日渐式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事物、现象或趋势逐渐衰落、减弱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缓慢而持续的衰退状态,而非突然的消失或崩溃。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语常被用来形容传统习俗的淡化、某种技能的退化、社会风气的变化等。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日”表示时间的推移,“渐”意味着逐步变化,“微”则指微弱、变小。因此,“日渐式微”整体上表达的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的现象。

一、基础解释总结

概念 内容
词语含义 表示某事物逐渐衰落、减弱的状态
词源结构 “日”(时间) + “渐”(逐渐) + “微”(微弱)
使用场景 描述传统、习惯、能力、趋势等的衰退过程
强调点 强调“缓慢”和“持续”的变化过程
反义词 日益兴盛、蒸蒸日上

二、常见用法举例

1. 传统文化方面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日渐式微。

2. 社会风气方面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日渐式微,导致社会关系趋于冷漠。

3. 个人能力方面

长期不练习,使得原本熟练的技能也日渐式微。

4. 行业趋势方面

一些传统行业因科技发展而日渐式微,逐渐被新兴行业取代。

三、与相近词语的区别

词语 含义 与“日渐式微”的区别
衰落 一般指下降或消亡 更强调结果,不强调过程
崩溃 突然的失败或瓦解 强调突发性,与“渐”不符
衰退 经济或行业的下滑 多用于经济领域,语义较窄
淡化 重要性或强度降低 更侧重于“减少”,不一定有“持续”之意

四、写作建议

在使用“日渐式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语境适配:适用于描述长期变化,不适合用于短期事件。

- 搭配得当:如“文化日渐式微”、“趋势日渐式微”等。

- 避免过度使用:频繁使用会削弱其表达效果,影响文章的多样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渐式微”不仅是一个常见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对现实变化的深刻观察。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词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逻辑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