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的词语解释】“巧夺天工”是一个常用汉语成语,形容技艺非常精巧,胜过自然。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手工艺术、建筑、工艺等方面的作品,表示其精美程度几乎可以与大自然的造化相媲美。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 巧夺天工 |
拼音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出处 | 《红楼梦》:“这小丫头倒是个有心的,年纪虽小,却十分聪明,才思敏捷,真可谓巧夺天工。” |
释义 | 技艺精巧,胜过自然,形容人工制品极其精美。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工艺品、建筑、绘画等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 |
近义词 | 精雕细琢、鬼斧神工、巧手匠心 |
反义词 | 粗制滥造、笨拙无能、平淡无奇 |
例句 | 这座古建筑的雕刻工艺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
二、使用场景与意义
“巧夺天工”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它承载着人们对精湛技艺的敬仰和对自然与人文结合的赞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某些艺术品或手工艺品的高度认可。
例如,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一件古代玉器或瓷器,若其工艺细腻、造型独特,便可称赞其“巧夺天工”。在现代语境中,也常用来形容设计师、艺术家或工匠的非凡才华。
三、注意事项
虽然“巧夺天工”是褒义词,但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对象,可能会显得夸张或不恰当。此外,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四、结语
“巧夺天工”不仅是对技艺的赞美,更是对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认可。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技术与灵感同样重要。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设计,只有不断精进,才能达到“巧夺天工”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