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获有所闻出自哪里】一、
“卒获有所闻”是一句古文中的表达,常用于描述最终获得某种知识或见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篇,原文为:“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而“卒获有所闻”则是后人对这段话的引申和概括,强调通过持续学习,最终能够有所收获。
在古代文献中,“卒”意为“最终”,“获”是“获得”,“有所闻”指“有所听闻、有所了解”。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终能够获得一些知识或理解。这一表达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获得了有价值的信息或见解。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出处及含义,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原文 | 含义解释 | 用法举例 |
卒获有所闻 | 《论语·子张》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卒”表示“最终”,“获”为“获得”,“有所闻”即“有所听闻、有所了解”,整体意为最终获得了一些知识或见解。 | 他虽起步晚,但勤学苦练,终能卒获有所闻。 |
出处 | 《论语·子张》 | —— |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该句虽未直接出现“卒获有所闻”,但其精神内涵与之相符。 |
三、延伸说明
虽然“卒获有所闻”并非《论语》中的原文,但它源于子夏的言论,体现了儒家提倡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子夏强调每日学习新知识、每月复习旧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长期积累,最终达到“有所闻”的境界。
在现代语境中,“卒获有所闻”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学习,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最终一定会有所收获。
四、结语
“卒获有所闻”虽非《论语》原句,但其精神内核源自儒家思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坚持的价值。通过持续积累,最终能够获得真知灼见。这一表达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富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