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古诗全文和翻译简介】杜甫的《望岳》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川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不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而且情感真挚,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展现了他豪迈不羁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一、《望岳》原文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诗意简要总结
《望岳》以泰山为题材,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不甘平庸、渴望攀登人生高峰的理想与抱负。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成为千古名句,激励无数人奋发向上。
三、逐句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岱宗夫如何? | 泰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
齐鲁青未了。 | 齐鲁大地的青色连绵不断。 |
造化钟神秀 | 天地之间凝聚了神奇秀丽的景色。 |
阴阳割昏晓。 | 山的南北两面,一天之中分明是昼夜。 |
荡胸生曾云 | 层层云雾在胸中翻涌。 |
决眦入归鸟。 | 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归来的飞鸟。 |
会当凌绝顶, | 我终将登上山顶。 |
一览众山小。 | 看到群山都显得渺小。 |
四、创作背景简介
《望岳》写于杜甫年轻时(约公元736年),当时他漫游齐赵之地,登临泰山,被其雄伟气势所震撼,有感而发写下此诗。此时的杜甫尚未经历人生的坎坷与沉浮,诗中充满了青春的激情与理想主义色彩,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五、艺术特色分析
- 意象宏大:诗中运用“岱宗”、“齐鲁”、“阴阳”等词汇,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
- 语言凝练:全诗仅20字,却内容丰富,意境深远。
- 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人生志向。
六、结语
《望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理想与抱负的励志之作。它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勇于攀登人生的高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首诗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